央广网乌兰察布3月19日消息(记者刘晓祺)春意正浓,走进内蒙古丰镇市巨宝庄镇大稔(内蒙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番茄小镇示范园,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藤蔓缠绕、果香四溢。红黄相间的小番茄如宝石般缀满枝头,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管护,一幅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作为丰镇市农业特色发展的“金字招牌”,小番茄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增收、集体分红“三驾马车”,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
声音来源:记者采访大稔(内蒙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姬培云
智能系统精准“护航”
“过去种地看天,现在种番茄看数据。”番茄小镇技术员张个津指着棚内的智能设备介绍,园区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结合小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定时定量将营养液精准滴灌至根系,“既节水60%,又让每颗果实甜度稳定在10以上。”此外,温室环境智能调控、熊蜂授粉、无土栽培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小番茄亩产突破8000斤,较传统种植提升3倍,且果实色泽均匀、耐储运,直供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
土地流转+就业“双增收”
小番茄的“甜蜜事业”让周边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园区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95户村民土地,户均年增收1500元;同时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常年固定用工80余人,生产旺季临时用工超100人。“我在这儿打工两年,每月能挣3000多,年底还有奖金!”采摘员赵改花边熟练分拣果实边说。据统计,务工村民年均增收达3万元,许多家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村村有分红,发展后劲足
番茄小镇创新推行“九村联建”模式,引导周边九个村集体经济捆绑投资入股示范园,每村每年可获得5万元固定分红,为村集体增收注入活水。这笔资金被用于基础设施改造、民生项目投入,形成“产业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巨宝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拓展番茄精深加工链条,开发番茄汁、果脯等产品,并联动乡村旅游,打造集采摘观光、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让“小番茄”持续释放“大能量”。
眼下,番茄小镇的丰收场景正成为丰镇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一颗颗饱满的小番茄,不仅承载着村民致富的希望,更串联起科技兴农、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
素材支持:丰镇市融媒体中心 贾丽 邢勇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