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全面实施“春季休牧+外来畜管控”双轮驱动战略。2月20日发布的《春季休牧公告》划定1450万亩重点保护区,同步推行“一户一策”管理模式。3月13日实施的《外来牲畜禁入令》,在全旗11个主要交通节点设置24小时检查站,有序开展返乡备案登记和外来牲畜劝返。
鄂温克族自治旗有关部门深入牧区开展宣传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在具体工作推进中,鄂温克族自治旗林草局、司法局、巴彦托海镇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深入各嘎查、社区,积极开展入户宣传活动,为牧民群众解读草畜平衡、禁牧休牧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详细讲解外来牲畜入境放牧对草原生态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发放《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呼伦贝尔市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资料,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强化保护草原生态理念。
“实行草原禁牧休牧是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促进植被恢复生长的重要手段,外来畜管控工作关乎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鄂温克族自治旗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敖丽娜表示,此次入户宣传,围绕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草原法律法规等内容,向牧民们详细阐述禁牧休牧政策的重要意义,禁牧休牧时间范围及违反禁牧休牧相关规定的法律后果,推动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此外,鄂温克族自治旗在辖区入口处设置临时检查站,严格执行轮流值班制度,24小时值班值守,组织人员对牲畜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排查,从源头上管控外来牲畜流入。其中,伊敏河镇就休牧和春季牲畜返乡管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禁牧休牧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各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禁牧休牧工作有序推进。该镇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养殖户、牲畜数量及草场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建立详细台账,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锡尼河东苏木各嘎查、社区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成立过牧问题管控工作组,分组入户宣传,执法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答疑、与牧民群众面对面交流讲解等方式。伊敏苏木也围绕保护草原生态资源,开展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政策宣传。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牧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了草畜平衡工作的核心内容及禁牧休牧时间要求,切实提高了自觉做好春季牧草返青期禁牧休牧的意识,为鄂温克族自治旗进一步做好辖区内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畜牧业与草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鄂温克族自治旗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通过制度创新与精准施策,探索出一条草原生态保护与现代畜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敖丹)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