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品牌化推进,打造“老马话团结”“石榴籽课堂”“青年同心分享会”等特色宣讲品牌。形成宣讲内容“靶向明确”,宣讲人员“精准发力”,受众群体“思想共鸣”的良好局面。

广招贤才,用好身边能人

“走走走,我们一起去龙活音扎巴村的乡村记忆室看看。”“不了解历史背景,看不懂呀。”“没事的,他们有专门的宣讲员,听说讲得可好了。”

“龙活音扎巴村,又名龙虎渠村,“龙虎”是蒙古语,汉语意为瓶子……历史上的走西口活动,让一部分人留到了这片草原上,让各族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也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交融共生的见证。掀开了各族群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篇章……”“老马话团结”讲述人马婵华用自己风趣幽默的语言,用心用情讲述好发生在这片土地的民族团结故事。

“老马话团结”讲述人马婵华入户宣讲(右一为马婵华)(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宣讲声音全覆盖、立体化、多元化,伊金霍洛镇持续加大教育培训,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员”培训会,强化激励引导,选树一批常年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宣讲骨干,进一步提升宣讲品牌的影响力。社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员,他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找准宣讲切入点,用“宣讲+走访”“宣讲+展览”“宣讲+串巷”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展开,以百姓的视角、群众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挖掘资源,讲好身边故事

“人这一辈子不能只顾自己,我生在霍洛镇,有能力了,理应回报家乡。”李东清说。李东清祖籍陕西省神木市,解放前,他的爷爷来到如今的伊金霍洛镇根皮庙村谋生路,结识了当地的牧民,李爷爷踏实质朴的性格使得雇主一家和他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们在生活中彼此交融共同发展,从此李家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土地,每年当地的传统非遗活动“淖尔大典”也成了李家参与的传统活动。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冬清也成家立业,他选择了反哺家乡,2008年到2016年期间,李冬清先后扶持资助了5名贫困大学生,救助了2个大病困难户。2019年,事业有成的李东清和妻子回到了伊金霍洛镇,在政府和各类政策的支持下,发展乡村养殖产业,带领农牧民们一同致富。

通过挖掘辖区蕴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同心同声讲好“党和国家领导关怀、成陵西迁与东归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新时代先锋模范”等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生活,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不断夯实民族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善融阵地,用好身边地方

查干呼都嘎音希里村是距离伊金霍洛镇政府所在地最远的行政村,为解决该地农民的健康需求,伊金霍洛旗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旗蒙医综合医院与伊金霍洛镇和查干呼都嘎音希里村协商,整合资源,利用统战之家的便利条件,打造了“阿丝如”之家医疗服务站,旨在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常年腰腿疼痛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治疗和健康指导服务。

伊金霍洛镇积极探索理论传播新途径,拓展理论宣讲空间载体,促进统战阵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避免功能重叠与资源浪费,让统战阵地成为社会公共服务类阵地的重要补充与亮点。形成一批宣讲实体点位“阿丝如”之家医疗服务站、龙活音扎巴村乡村记忆室、布拉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室、“哈木图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厅”,构筑学习的前沿阵地。将理论融入实境学习,以情境式、沉浸式、交互式、文艺式宣讲方式,为各族群众“充电续航”。(纳穆汗)

编辑:李春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