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打细算过日子到种植马铃薯发家致富,农民韩纪忠正在让这一切变得触手可及。
立春以来,他站在地垄边新堆放的农家积肥旁,瞅着一望无际的田野,难掩喜悦的心情。
韩纪忠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东八号乡石庄子村村民,他的家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种植马铃薯的好地方,他也成为与“马铃薯”打交道的一把好手。
孟三虎(左一)在牧民李俊家调研(田俊海 摄)
当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种植马铃薯,通过种养结合的优势,才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韩纪忠种了80多亩马铃薯,他说等把去年窖藏的全部土豆卖出去有了资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把马铃薯种到100亩以上。此外,他今年还养了20头羊,饲草料销出去的部分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跟过去比,现在的收入翻了三番。”
一场春雪过后,在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图镇山丹嘎查牧民李俊的羊圈内,一群“黑头羊”抢吃新添的草料,现场颇为壮观。“从去年开始养了200多只杜蒙羊,今年能产将近300只羊羔。”李俊说。
“通过杜蒙羊杂交改良,使草场休养生息,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产业增收和保护生态的‘双赢’。杜蒙羊双羔率多、效益大。”山丹嘎查的党支部书记孟三虎说。
孟三虎带头引进优质杜泊种公羊,发展杜蒙杂交肉羊。2011年成立山丹杜泊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牧户”的杜蒙肉羊杂交改良模式。合作社通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降低牧民养殖风险、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嘎查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我们引进的杜蒙肉羊,使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好,集体经济的发展势头正旺,草原生态越来越美。杜蒙肉羊将在支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白音朝克图镇副镇长阿其图说。
在四子王旗吉生太镇德胜沟新村,68岁的村民付茂林思想大转变,在建成的“人畜分离”标准化养殖小区内成了大忙人,借助养殖小区建设的利好政策,付茂林下定决心好好发展养殖业。“有这么好的政策扶持我们,我不能拖大伙儿的后腿,不能给我们村丢脸。”
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杜海波表示,今年以来,全镇在乡村振兴中,聚焦杜蒙肉羊优势产业,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标准化人畜分离建设,从零散、小规模饲养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养殖转变,增强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动力。(田俊海)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