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兴安6月3日消息(记者李春雪)又是一年如诗如画的插秧季。空中俯瞰,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三合村的15万亩稻田铺开,仿若大地镶嵌的巨大液态蓝宝石,澄澈映照着天光云影,天地仿若在此颠倒,如梦似幻。田垄间,奏响热闹的劳作旋律。现代化的插秧机,迈着稳健步伐,吞吐着嫩绿秧苗矩阵,在黑土地上精心编织绿色的网。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三合村的15万亩稻田铺开(央广网发 包宝音德力格尔 摄)

归流河与洮儿河,如大地的脉络,滋养着这片土地。朝阳驱散薄雾,新插的秧苗抖擞精神。这里是内蒙古东部的粮仓,科技携手传统,共同孕育希望。每株秧苗,都在积蓄力量,只为今秋稻浪金黄,让“兴安盟大米”的醇香飘满人间。今年,兴安盟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达115万亩,6月初完成水稻插秧工作。

编辑:刘一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