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阿拉善3月11日消息(记者刘一晨)三月的阿拉善戈壁,寒风裹挟着沙粒掠过苍茫大地。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边境派出所的执勤室里,民警们拆开来自1600公里外的包裹时,15条手工编织的红色围巾跃入眼帘,毛线间缠绕的温暖驱散了边关的寒意。

每一条围巾的针脚都细腻整齐,附带的卡片上印着中国地图与两位白发老人编织的画面——90岁的赵中福与老伴张娥梅,这对河南安阳的“围巾爷爷奶奶”已坚持二十载为戍边人织围巾。

赵中福的父亲是曾创建安阳首个党支部的地下党员,在红色家风浸润下,拥有70年党龄的他将牵挂织进送往全国边关的围巾里。春节时电视里播放乌力吉派出所民警顶风冒雪巡逻的画面,让老人连夜赶制了这批特殊礼物。

戴着红围巾巡边(央广网发 潘蓓 摄)

“红灿灿的围巾像咱们守护的热土。”教导员舒立辉话音未落,民警们已围上围巾。视频接通瞬间,屏幕两端泛起泪光。“我也是河南娃,在边疆二十年没这么想家过……”民警王超杰摩挲着围巾哽咽。在这片面积达7707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15位民辅警守护着85.461公里中蒙边境线,常年顶着能见度不足十米的沙暴巡逻,在零下30℃的严寒中实施救援。

多年来,他们不仅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还主动服务辖区牧民。他们充当“法律顾问”和“调解员”,积极化解纠纷;他们扮演戈壁上的“警察爸爸”和“警察老师”,帮忙接送,辅导作业;他们更是风沙中的“生命灯塔”,为牧民送货送药、守护生命财产安全。

民警马源感慨道:“以前只觉得是御寒工具,现在才懂这是百姓的心。”此刻巡逻队伍的红围巾正随风跃动,宛如戈壁上的火焰。舒立辉望着蜿蜒边境线轻声道:“围巾越柔软,责任越沉甸甸。”

暮色中,红围巾与晚霞连成一片,沙粒打在毛线上沙沙作响。在毗邻策克、乌力吉口岸的西北“丝路”枢纽,在环京护城河的第一道防线,这抹跨越山河的中国红,正系紧着戍边人的赤子之心。

编辑:邵玉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