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内蒙古

大漠忠魂——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公安局长郝万忠
2011-10-31 12:07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准格尔10月31日消息(记者刘源源)今年5月14号清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公安局长郝万忠,猝然倒在了训练场上。这个战友眼里压不倒的硬汉,亲人眼里累不垮的忙人,匆匆走完了他41年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践行了一名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

 郝万忠生前照片

  郝万忠走了,留给人们的是不尽的思念。战友邱锦华说:“我和郝万忠是生死与共,朝夕相处的弟兄。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他做事坚持原则又有创新,心也细,人品好、讲义气,很能关心人”。郝万忠的姐姐说:“弟弟40岁有限的生命,尽管他自己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是他的宽度已经深深的影响了社会。对家人来说,弟弟那种爱学习、爱思考、勇于担当的品质,永远感染着我们。”战友郭建军说:“他这个人,活着的时候,不见得人人说好话;但是背后,没有一个说他坏话的。他做事,合法的我就办,不要你送东西;不合法,就是再好的领导、朋友,再有钱。也不能办。很正直”。战友刘青山说:“不管要求什么事情,他自己都先做到。”大学生刘兰说:“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事,做到让所有的人都夸奖,都称赞,真是了不起。”

  从警17年,郝万忠出生入死,屡破大案;关心百姓,惩恶扬善,赢得了战友和群众的爱戴。他勤于思考,善于创新,被誉为“高原神探”。郝万忠侦办了建国以来鄂尔多斯最大的合同诈骗案,历时9个月,抓获犯罪嫌疑人30多名,追缴赃款1个多亿。他率队纵横千里,一天追缴9辆赃车……

  郝万忠破案有勇有谋。危难时总把危险留给自己。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有经验,我先上”。2001年6月,时任鄂尔多斯公安局刑警队队长的郝万忠,带领战友抓捕一名两条人命在身的犯罪嫌疑人。他将民警部署在外围,将最危险的内围守候留给了自己。白天,他巧扮各种身份,晚上忍寒挨饿蹲坑守候。奋战了5个昼夜后,他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可时间紧迫,他来不及调集警力,于是只身一人,赤手空拳扑向犯罪嫌疑人。后来战友们发现,那个人兜里的两支枪都上了膛,大家为郝万忠捏了一把冷汗。十多年来,郝万忠直接参与侦办的刑事案件超过2千起,重大疑难案件占了1/3。

  2010年,到准旗公安局上任伊始的郝万忠,就与长期盘踞在准旗沙圪堵镇的恶势力展开了生死较量。在沙圪堵镇,一些司机从2002年起就拉帮结派,骚扰百姓,和当地运输公司、集装站等的摩擦越来越严重,直至为所欲为。当地司机谁敢跑车,他们就砸谁的车,还不断向运输公司提要求、讲条件,致使当地企业无法正常生产。

  2010年1月6日上午,准旗西部的伊泰集团西营子集装站,三辆大型运煤车突然堵在了集装站的桥头磅房。一伙人手提棍棒对其他运输司机威胁、恐吓,令他们将车停在路上,不许到煤场卸煤。不从者非打即骂,甚至被砸车……最后,700余辆被堵在了路上,运煤专线全线瘫痪,上千人聚集围观,大家敢怒不敢言。

  郝万忠在了解情况,掌握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带领300多名警察来到事发现场。面对“黑老大”晃着肩膀,冲击警戒线的挑衅,郝万忠一记重拳,将“黑老大”掀翻在地。他目光如炬,直逼这货乌合之众,高声说:“他们这伙人不除,我卷铺盖走人!”

  最终,称霸一方的黑恶团伙被一网打尽,当地老百姓放鞭炮、扭秧歌,整整欢庆了三天。目睹了这一切的当地百姓感叹:准旗新来的公安局长,是一个不怕死的人!

  郝万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鄂尔多斯是出了名的。人均GDP超过香港的鄂尔多斯因煤而兴,仅仅一个准格尔旗,就有煤矿100多座。2009年,郝万忠上任准格尔旗公安局长伊始就公开承诺: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送礼,哪怕是一包烟、一瓶酒。对不能退回的钱物,他设立了廉政帐户。

  很多煤老板千方百计想和他拉关系、套近乎,他都避而不见。送钱送物,也被他婉言拒绝。当地最大的煤炭企业伊泰集团运输公司的张天逸经理感慨的说:“我们和郝局长打交道三年了,就没找到过他的家,别说是钱,连盒茶叶都送不进去。我给他拿的烟他不要。听说后来他还戒了烟”。

  郝万忠去世后,大家整理他办公室的遗物,除了书和衣服,就是整整70本的工作笔记。保险柜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张产品合格证。郝万忠公私分明,放在司机手里的“个人账本”,每一份开销都记得清清楚楚。请客吃饭,有亲戚朋友在,一定是他自己掏钱。局里规定局长用车一年报销6万元油费。他的车超支1万多元,全都是自己出钱。

  郝万忠执法刚直不阿,对百姓一腔柔肠。刚刚到任伊金霍洛旗公安局局长任上,郝万忠接待了一位20出头的老上访户张蓉。张蓉的父亲2005年在一次群殴中被打死,一直无法确定真凶。张蓉说:“我爸他死的不明不白。4年了,我一直在跑公安局。后来都觉得没希望了。郝局长来了,他先去我家,一进门就像是自己的父母似的,握着我奶奶、爷爷的手,问大爷、大娘生活上有什么需要。看到我们家的窘迫,他流眼泪了,和奶奶说,大娘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圆满的交代”。在郝万忠的主持下,张蓉父亲4年的积案终于查清了真相,张蓉含泪告诉我们,她却再也没有机会当面感谢郝局长了。

中央台记者刘源源采访郝万忠帮助过的群众

  调任准旗公安局长不久,郝万忠就把全局580名民警的情况摸了个透:谁得了癌症,谁家有病人,谁因公负伤,谁的孩子没工作……他建议局党委设立了20万元警察救助基金,专门救济生活困难的民警。烈士杨勇的老父亲杨海住在乡间一间破旧的土房里,他说“儿子牺牲了,再也住不上新房了”。得知此事,郝万忠就让自己做生意的哥哥出钱,帮战友的父母盖起了新房。他说:“绝不能让我们的民警流血再流泪!”

  地处偏远的宁格尔塔村,是准格尔旗的贫困村,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通往外面的路。一条土路三米多宽,只能过一辆农用三轮车。遇到雨水天道路泥泞,村里人进不去、出不来。自从准旗公安局成为宁格尔塔村的帮扶对子后,局长郝万忠从正月开始跑了村子三四趟。看着颠簸不平的土路,郝万忠决定帮村里筹钱修路。村支书张留柱说:“正月二十二,郝局长就打来电话说修路的事儿。没几天项目就定了,拓宽、平整,工程车很快就上来了。”

郝万忠生前帮助筹钱修筑的准格尔旗宁格尔塔村的村路,十多公里山路已平整好路基。

  如今,十多公里山路已平整好了路基,郝万忠却永远的离开了。父老乡亲含泪在路口为郝万忠立了一座碑,并把这条路取名为“万忠路”。张留住说:“乡亲们很想念他,咱把心里对郝局长的这份敬佩、怀念,留在这碑上,让我们后人不能忘记这样的好领导。”

责编:金建军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高清组图

更多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