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2003年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的一座采矿场意外发现了一座依山而建的辽墓。这座辽墓中精美的彩绘木棺在我区属首次完整发现,吐尔基山辽墓的发现,是继陈国公主墓、耶律羽墓之后又一次特别重大的辽代考古新发现。
据了解,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彩棺,由柏木质棺床、外椁、内棺和双层棺床构成。棺床呈上小下大的须弥式,上为栏杆及“回”纹栏板。基座与栏杆间饰一周泡形鎏金铜钉,中以薄木板挖锯,镶贴成一周壶门,并以黑红两色彩绘图案。棺床上沿垂挂鎏金铎式铜铃,栏杆柱脚顶端饰六只蹲踞状铜狮。此彩棺最为华丽的部分当属棺椁。内棺彩绘贴金飞凤纹,外椁遍饰缠枝蔓草纹。椁顶饰三只铜鎏金宝珠,周缘垂挂鎏金铎式铜铃。椁壁两侧各钉有三个鎏金衔环铺首,前部中央彩绘对开小门,门以鎏金铜质锁匙锁合,左右两侧各绘怀抱骨朵的髡发长袍武士,两武士身后彩绘出栏杆式窗户。此彩绘木棺装饰繁复,色彩艳丽,一方面凸显了辽代贵族阶层厚葬习俗,另一方面也显现出这位年轻契丹少妇身份的神秘和高贵。(记者 唐捷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