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医院患者增加
记者从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第253医院了解到,由于气温升高,中暑的患者有所增加。另外,一些老年人出现了心血管、哮喘等疾病的发病症状,一些常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出现了空调病,很多年轻人因为大量进食冷饮引发了肠胃疾病。
记者从多家药店了解到,随着气温的连日上升,不少市民都开始忙着采购各种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采访中,正在购买藿香正气水的张女士说:“天气太热了,藿香正气水能够预防中暑,所以就买了几盒。”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他们只知道防暑药品能够预防中暑,但是具体的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并不清楚。对此,解放军第253医院急诊科的李主任介绍,清凉油里有一些挥发油成分,过敏体质的人、哮喘病人和孕妇不宜使用;人丹具有祛风健胃的功效,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是因为感冒而引起的恶心等症状,则不能服用;藿香正气水为传统中成药,主要功能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病症。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患者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特别是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品。
防晒降温产品热销
近期高温酷热的天气带旺了防暑防晒等产品的销售。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维多利商厦、民族商场、满达商城,发现各种防晒化妆品、带有遮挡紫外线功能的太阳伞等商品都摆在了专柜醒目的位置。在一些小用品柜台上,记者还发现手持的小型电风扇、带有风扇功能的太阳帽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扇子,方便省事的特点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另外,冰枕、护眼凉垫等一些降温的产品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目光
发布两次高温预警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内蒙古气象局,内蒙古气象台短期预报科科长、高级工程师石少宏介绍,此次高温天气产生的原因是受暖气团和晴空太阳辐射的共同影响,6月23日~24日,我区西部地区及东部的偏南部地区出现了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阿拉善盟的拐子湖气温高达39.4摄氏度,这种高温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内蒙古气象台先后发布了高温黄色、高温橙色预警信号。6月25日午后,我区西部大部分地区气温达到35摄氏度,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7摄氏度以上。
根据预测,6月27日~28日,受西来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锡林郭勒盟以东地区将有小阵雨或者小雷阵雨,其中锡林郭勒盟东部、赤峰市北部、通辽市北部、兴安盟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偏大。石少宏表示,受弱冷空气影响,6月27日,我区高温天气将逐渐缓解,但是西部部分地区的气温可能还在35摄氏度以上,此次高温天气过程将在6月28日结束。
【链接】啥是高温天气?
对于高温天气,气象学上这样定义,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时可以称为高温天气,也有报道表示,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摄氏度,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
气象专家介绍,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者达到35摄氏度,或者已经达到35摄氏度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摄氏度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含义是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摄氏度以上。针对不同的预警级别,气象部门都会做出相应的建议和提醒。
高温天气可能加剧干旱
针对高温天气对农业的影响,记者采访了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友文。他介绍,6月上旬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我区东部大部分地区偏低1~3摄氏度,降水较多,土壤墒情偏好,大部分地区旱情解除;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或者偏高1~4摄氏度,降水较少,土壤墒情较差,部分地区干旱面积扩大。目前,干旱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出现在呼伦贝尔市西部、锡林郭勒盟偏西部和北部、通辽市的库伦旗、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和凉城县、巴彦淖尔市北部、鄂尔多斯市中西部以及阿拉善盟大部分地区。受高温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的旱情还可能加剧。
李友文建议,由于夏粮作物进入了积极生长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及时灌溉,确保作物生长,种植大作物的地区要注意锄草,旱播地要进行保墒,另外由于天气炎热,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记者 来春誉 张学博 孟和朝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