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解读

评论:富民强区的“内蒙古道路”

中广网 2011-11-11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内蒙古第九次党代会11月10日在呼和浩特召开。时空方位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未来,引向对内蒙古的长远发展和人民幸福尊严至关重要的下一个五年。
  内蒙古第九次党代会最大看点是听取审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委员会的报告,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为题的报告则指明了“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
  报告亮点不少:过去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没有套话虚话,没有多余的穿鞋带帽,胡春华书记坦率、真诚和富有感染力的“报告”,赢得了全场党员代表热烈的掌声。
  场外,舆论一致认为“振奋人心”。强区富民转向富民强区,本身就意味着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推进富民强区,就是坚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就是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我们的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人民,人民才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力量。
  因此,从强区富民到富民强区,不只是语序的调整,而是对内蒙古民生新政的进一步确认,最有说服力的宣示了发展的“内蒙古道路”。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胡春华书记曾坦然指出:内蒙古的不少民生指标不仅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先进省市差距太大,“强区”的实现效果,远远超过了“富民”。“我们不再追求第一的速度”。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回顾2010年的发展规划目标,就会发现其中我区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远低于2009年实际增幅,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目标却高于2009年。经济低速增长,政策高速惠民,2010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72.6%,位居全国第14位,实现了连续五年农牧民收入在西部省市区保持第一。
  今年初,巴特尔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区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指标确定为12%,接近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目的就是要把改善民生落实到真金白银上。”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群众收入增上去,GDP增速减下来。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内蒙古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孕育了新的希望。我们欣慰地看到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突出富民优先,低速增长并非不增长,经济保持向好趋势的低速增长蕴含着变化。
  对于资源富集区来说,靠资源快开发、大输出实现快增长、大崛起,有其历史阶段性的某种必然。而比开发更为复杂的是开发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和对发展全部内涵的考量。“资源大省”山西曾经快乐而又痛苦的经验可资借鉴,单靠资源输出并不能赢得一个大的区域发展的全部。
  因此,今次党代会胡春华书记报告有关“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内容至关重要。未来“十二五”,内蒙古自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能源产业格局尤为关键。要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日前,自治区主席巴特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争第一,不是说我们抓发展的劲头有所松懈,而是把抓发展的着力点从追求速度转到追求质量效益上来,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增加、老百姓得实惠的基础上。”
  我们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坚持科学发展,坚定不移走富民强区的“内蒙古道路”,让各族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共享成果,就会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内蒙古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齐·达日汗)

责编:任艳军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会议议程更多>>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各代表团分组讨论

会议新闻>>

图片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