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核心阅读  |  感恩在身边  |  学会感恩  |  感恩·诚信  |  专题链接
学会感恩
呼和浩特市民爱心营救农民工
《神州夜航》特别直播——爱心青城
3台异地联动 18年的感恩追寻
感恩在身边
呼和浩特市民爱心营救农民工
感恩在身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感恩在身边
“12-14”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儿童纪实
中广网    2008-01-0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2002年12月14日——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市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当一名儿童在青城公园不慎落入冰窟后,许多素不相识的学生、市民不顾自身安危,伸出了援助的手。

    在这场大营救中,落水儿童苏小林获救了,而年仅12岁的小学生王超、刚满18岁的中专生刘业和20岁的大学生郝龙彪,献出了他们花蕾般的生命。

    人与人结成的“生命之链”

    12月14日下午15时35分左右,呼和浩特市恒昌店小学的苏小林和一个同学在青城公园三角湖的冰面上玩耍。忽然,冰面塌陷,苏小林掉进冰窟。

    正在游园的铁路第一小学学生王超、乐雅芳、吴亚斌3人听到呼救声,赶紧跑过来。冲在最前面的王超已经拉住了苏小林的衣服,正用劲往上拽时,突然冰面又塌了,王超和乐雅芳也掉入冰水中。吴亚斌边往后退边高声呼救:“有人落水了,救人啊……”

    刚进公园大门的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学校的刘业、李飞同学听到呼救声,飞奔至湖边。当他们看到3个孩子正在冰水中挣扎时,毅然冲上去。薄薄的冰面承受不住压力,突然又塌陷,二人也掉入水中。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他们还试图将3个孩子向上推。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级农学2班的同学们闻讯赶到。樊晓东、郝龙彪等十几位大学生手拉手在冰面上结成“人链”救人。内蒙古伊利集团青年员工刘小杰,呼和浩特回族中学学生刘宇超、潘启超等人也从不同方向赶来救援。这时,冰面接连发生更大面积的塌陷,樊晓东、郝龙彪、刘小杰、刘宇超、潘启超等人接二连三地掉入冰冷的湖水中。

    救人者突然变成了被救者,更多的群众闻讯赶来救援。正在游园的内蒙古武警第三支队警通中队指导员寇军救人时落水,上岸后他拨打“110”报警,又用竹竿从湖中拉上两名大学生;参加冬泳的呼和浩特市冬泳协会会员杜晨泽和呼和浩特日报社职工付瑞瑞等人迅速下水救人,他们几次潜入湖底寻找落水者;草原明珠大酒店员工计新亮那天正好带着女朋友逛公园,他在救人时冰面塌陷也掉入水中,他上岸后又和女朋友从湖中拉出两名大学生……

    接到报警的回民区公安分局民警赶来了,呼市消防支队二中队数十名官兵赶来了,120急救车闪烁着红灯赶来了……从学生到市民,从企业员工到外地打工者,从子弟兵到医护人员,先后有100多人参与救援,有20多人因救人而落入冰湖。

    落水的儿童和救人者纷纷被救上来。然而,最先因救人而落水的王超、刘业和郝龙彪却失去了踪影。

    天色越来越暗,警方调来几辆汽车排在湖岸上,打开车灯将湖面照得如同白昼。17时30分,搜救人员发现了刘业的遗体。随后,王超的遗体也被打捞上岸。一时间,搜救现场被无奈的叹息声和哭喊声淹没。第二天下午,搜救人员从三角湖底又打捞出内蒙古农业大学郝龙彪同学的遗体,他仍然保持着双臂向上托举的姿势。

    无畏死神的时刻

    “人的一生中会面临许多选择。面对他人遇到的危难,我们是慷慨相助,还是袖手旁观,这次救援行动是对每位同学最大的考验。”郝龙彪的同学刘英妹说,“和所有同学一样,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滋味,感受到了救人后的激动与被救后的温暖,也真正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刘英妹回忆当时发生的一切时仿佛历历在目:

    14日下午,农大农学院2002级农学2班24名同学来到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准备拍入学后全班第一张集体合影。刚排好队,远处突然传来急切的呼救声,大学生们立刻向三角湖跑去。

    樊晓东最先冲到水边,刚拉住水里的人,冰就塌了。跟在他后面的郝龙彪一只手伸向水中救人,另一只手伸向同学,石喜乐、李亚平、孟庆翠立即会意地手拉手,与随后赶到的伊利集团的刘小杰一起,在冰面上连成一条生命之链伸向湖中。郝龙彪抓住樊晓东的手使劲向上拉时,冰面又塌了,5人手拉手掉进湖里。

    看着冰湖中挣扎的孩子,看着为救人而落水的同学,看着死神一步步向他们逼近,没有任何救援工具的大学生们,勇敢地冲了上去。许靖曼眼睁睁看到李慧成、张志强、李长青同学为救人又先后落水,这位一向胆小的女生沿着冰面向他们爬过去,正在她伸手拉樊晓东的时候,身下的冰塌了,背着背包的她一头栽进湖水中……面对险象环生的冰湖,这些刚入学的大学生没有一个人退却,为救人前仆后继,全班24名同学先后有18人救人落水,他们在水中完成了那张展现青春风采的合影。

    内蒙古伊利集团总部国际商务部刘小杰的经历让人感到,死神当时就从他身边游过。

    刘小杰和农大学生结成的“人链”一同掉入冰湖中,他奋力游到岸上后,发现湖心处有两个小孩在挣扎,想也没想又返身跳入湖中,咬着牙向两个小孩游去,先抓住了一个小女孩奋力向上托,又拼力用另一只手抓住那个小男孩。他的双腿一刻不停地踩水,但仍感觉自己要冻僵了。在靠近冰面的地方,刘小杰两次试图把孩子托上去,都没有成功。一次是冰面塌了,一次是力气实在不够用了。

    刘小杰说:“当时觉得天空好像暗了下去,人们的喊声也低了,我的眼皮也沉了,似乎一闭上就再也睁不开了。我想喊可是发觉自己连喊叫的力气也没了。”

    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青城公园划船承包人许宾和两个河北小伙子温建兵、张平,将一艘400多公斤的“鸭鸭船”从离岸20多米远的地方抬到水里,迅速划向刘小杰。“放在平时,这船得8个人抬。可当时我们像疯了似的,3个人就把船抬起来了。”

    温建兵从刘小杰手中接过孩子,这时刘小杰也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连上船的劲都没了,他泡在冰冷的湖水中,双手扳住船梆,被拉回湖岸。

    事后刘小杰得知,他救上来的两个孩子一个是苏小林,一个是乐雅芳。刘小杰说,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那么多青年和学生在危难时刻共同的抉择。

    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12·14事件发生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医学院等高校的学生和无数的市民自发地来到三角湖边,来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工商行政管理学校为郝龙彪、刘业搭设的灵堂祭奠。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含着热泪赶排了大型舞蹈叙事诗《英雄赞歌》,讴歌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壮举。

    在三角湖畔,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教系60多名师生手托“热血青年书写壮烈人生,见义勇为颂唱世纪赞歌”的标语在英雄献身的地方立下“继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的豪迈誓言。他们说,学习英雄活动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英雄就来自学校校园,就是我们身边的青年学友。

    郝龙彪的同学们还记得,郝龙彪在《我的自画像》中用平实的语言写道:“我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现代农民。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老家乡亲们的日子还很苦。每当我想到这些,我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家乡的富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还写道,“人不必过分追求金钱,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一留下来的只有名声。”他用实际行动留下了让人传颂的美名,更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了人生的楷模。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等6部门对“12·14”营救落水儿童的英雄群体进行命名表彰,联合追授郝龙彪、刘业、王超3位同学“舍己救人英雄”称号,授予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2002级2班“见义勇为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新华时评: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

    新华社记者:李泽兵、殷耀

    在呼和浩特“12·14”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力量,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却在关键时刻让人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迸发出英雄的义举。

    这种力量让人奋不顾身。当一名小学生在冰湖中遇险的时候,一位接一位的青年学生和普通市民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冲了出来。年仅12岁的小王超走了,他没有来得及享受无数灿烂的阳光;刘业同学走了,走得那样匆忙,为他18周岁生日点亮的烛光还在身后摇曳;郝龙彪也走了,带着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现代农民”的理想,以一个向上托举的动作,作为人生之路最后的定格。他们舍生忘死,为的是挽救一个幼小的生命。

    这种力量让陷入困境者感到人间珍爱。在这场生死大营救中,没有一个人在死神面前望而却步;面临生死抉择,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他们也深深懂得,生命只有一次。但为了生命的真淳和美好,他们救人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他们相互救助、奋不顾身;救人后许多人默默离去,不求所得。英雄群体的行为充满了人性关爱和人间真情,迸发出人性中最夺目的光辉,生命因此显得更加美丽。

    这种力量催人奋进,让人猛省。普通市民特别是新一代青年学生在这个特殊舞台上,充分展示了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整个事件凝聚着一种正气凛然、慑人心魂的力量,包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舍己救人、舍生取义的思想精髓,充分表明了历史铸就的民族魂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

    这是一种正义的力量,是一种伟大的英雄气概。英雄已去,高山仰止。他们用美丽的青春唱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他们的青春热血和年轻生命传承着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精神:珍爱自己更关心别人,爱洒人间,温暖社会。

来源:新华社    责编: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