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率概况 | 首府资讯 | 生活导航 | DJ风采 | 互动社区
首府资讯 更多...
·今年我市加大投入为民办十件实事
·首府城市核心区将“绿意盎然”
·加大建设力度实现十年巨变目标
·我市节后首场农民工下岗职工招聘会举行 首府眼下服务行业用工需求较旺
·呼和浩特市劳动部门为农民工讨薪取得积极成效
·2010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明确目标 优化教育结构狠抓学校内涵发展
生活导航 更多...
城市生活广播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视频
慰问四川籍务工人员文艺演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首府资讯
城镇边缘,命运飘摇的百年老村
中广网    2010-02-2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沿坡走上一条羊肠小道,一户窑洞人家映入眼帘,红红的迎春对联后,古老的木门半掩着。

  站在用柴堆起的院墙外,小院内小羊此起彼伏的叫声吸引着记者,探身望下去,不大的小院内喂养着羊、驴、猪和几只鸡。听到有人说话,崖上已经站了两三个人,由于长久的宁静,人和车的声音足以吸引他们早早站在这里等候并用惊奇的眼光询问来人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

  百年老村慢慢变成“空心村”

  几只小狗不停地围绕着瓦砾成堆、荒草满地的破旧院落扑咬着。40多岁的王新满微笑着,只顾询问着记者,对身边的犬置若罔闻。作为和林县老小南沟村仅有的几户留守者,他早已习惯这些。

  这是一处依崖向南的三间窑洞,窑内粉刷一新,年画让窑壁明亮和欢快了许多,但木质的窑窗和炕沿依然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古老。据王新满介绍,这个村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他的爷爷在世时,这个村住着50多户人家,近200多人。而现在,村里只有5户人家10来口人了。更多的村民在过去的年月中搬到山北面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起了宽敞的新居。“当时人们的住房面积仅有5.6平方米,现在旧村内的居民几乎已全部搬出来,到县城边的宽敞地方建起了新房,住房面积达到30多平方米。旧村内是山坡小道,破窑半掩。新小南沟村水电齐备,交通方便,地域开阔,变成了居民的首选住处,因此这个老小南沟几乎成了空村了。”村里的几个人娓娓向记者道来。

  沿着坡记者继续往上走,拐弯处又现出几家已经无人居住的土坯房,依山照阳的院落、平坦处发白的碾场还有几个碾子,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朴实的生活状况。翻过沟,一排排半掩的窑口都已废弃,村民们介绍,这些窑洞都曾经是爷爷辈们居住的地方,现在只是放一些备用的柴禾或废旧物品。

  村中留守者的心声

  “我也想搬走啊,可是没这个能力。”一位仍然留守在老村的村民说。

  看得出,留守的村民以搬出老村新建住房为荣。但这样的荣耀,不是轻易企及的。一位村民指着自己的老婆说:“媳妇有轻微的神经病,孩子在县里的一家饭店打工。”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种地,还有农闲时出去打工赚钱。现在这个破旧的院子中就剩下他们夫妻俩。对于他来说,最大的希望是在外打工的孩子能比他有出息,“攒点钱在老村外盖座新院。”可这个愿望不知要多久才能实现,因为孩子在外每月也只有五六百元的收入,顾自己都难。说着这些,老村留守者的脸上多少有点黯然。

  同样是这种状况的还有新店子乡的黑什兔村,即使是春节,古老的村落中依然以老年人居多。在过去的30多年中,大部分居民搬离了这里。村民张银喜的老父亲是这里忠实的守护者。70多岁的老人身体依然硬朗,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哪个窑洞曾经住过八路军,哪个窑洞县里的领导来住过。虽然几个儿子都在大城市安家落户,并再三要接老两口进城住,可老人说离不开这里,去哪儿都不如在这个山村住着舒服。映入记者眼帘的虽然是破旧或倒塌半边的土坯房,但对于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来说,暖暖的阳光、松软的沙土、硬而热乎的炕头就是生活。

  新村人的生活节奏

  翻过一道山梁向北走10多里地,新小南沟村就出现在眼前。远远地,一片红砖瓦房建起的村落和和林县城相连接。

  敲开一处院落,偌大的院子,靠北是一排6间新建的砖瓦房。南面,两排整齐的房屋同样是砖瓦砌成,但里面满满地养着的是五六千只蛋鸡。院子中央,停泊着一辆崭新的五菱面包车。

  “除了鸡,还养着五六十头猪,闲暇时出去揽些建筑工地的活儿,一年的收入不算多,三四万元。”村民李秀全告诉记者。1991年以前,李秀全和许多村民一样,随父母兄妹居住在旧小南沟村中。“坡上坡下都是窑洞,坡上就住着十多户村民。向阳的地方住的人家更多。”1992年起,村中的许多村民搬到山外建了新房。这里离县里的学校近,商店、诊所都有。

  “搬出来是对的,守在老村内,我们恐怕还得吃政府的救济。”李秀全说。李秀全一家的生活代表了许多迁出旧村新建房屋的居民生活。

  今天的新小南沟村,居民们或在街边开饭店,或在路边经营商店,或在县里打工,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的。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