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走出草原闯天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纪实
·内蒙古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内蒙古实现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并进
·内蒙古:“中国乳都”引领中国乳品业发展
·内蒙古依托名牌产品改写地区新“名片”
·对外开放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持续增长
·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目标
·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100%覆盖内蒙古农牧民
·内蒙古辉煌60年:“马背小学”的变迁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新建乌兰恰特大剧院
国际会展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跨越六十年
草原茫茫天地间—内蒙古自治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纪实
中广网    2007-08-0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水草丰美的内蒙古,一个被传唱不息的地方,一个被人们从心灵深处呼唤为“家”的地方。

  作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内蒙古把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和基础建设来抓,多年来生态状况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改变,许多昔日的荒滩、荒漠,重现草木葱茏、繁花铺地、流水潺潺的景象。

  “围栏到户”守护芳草

  纵马奔驰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下,草原茫茫天地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边,仿佛置身于童话仙境。

  “草原生态是内蒙古生态的主体,全区拥有草原13.2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4%,可利用面积居全国首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陶克说。多年来,由于气候日趋干旱,加之人口较快增长,人为的不合理利用,草原沙化退化现象严重,不仅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了威胁。

  面对严峻的形势,内蒙古及时调整方向。1984年,内蒙古打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实行“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1989年,在“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落实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到户责任制”的草场“双权一制”。截至目前,全区已落实草原所有权面积10.42亿亩,落实承包到户面积8.34亿亩。

  “这里就是禁牧休牧区。你看,草变高了、绿了,花变多了、艳了。”在希拉穆仁草原,一位牧民指着铁丝网围住的草场说。在推行草畜平衡、开展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以及基本草牧场保护等制度方面,内蒙古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解决放牧草场混放混用、牲畜吃‘大锅饭’的问题,政府提出‘承包到户、围栏到户’。”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的牧民达来说。记者在他家院子里看到,羊儿在栏里吃草,小鹿蜷缩在马车下打盹,牧羊犬乐颠颠地追逐着蝴蝶。目前,内蒙古草原围栏已发展到3.3亿亩,占草原承包到户面积的41.14%。不再转场轮牧的牧户,被鼓励、引导集中起来进行村落化定居。于是,星罗棋布的定居点取代了蒙古包,牧民过上了和城镇人一样的生活。

  牛羊的数量也不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内蒙古对牛羊开展“计划生育”,减少数量,提高良种率、产出率。呼伦贝尔市委书记曹征海告诉记者,呼伦贝尔市草原自然载畜量由600万头只减少到400万头只。“GDP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生态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保护不了生态环境,我们就是历史罪人!”

  传统牧区已经不再是牲畜饲养的集中地,农区畜牧业成为全区畜牧业的主体,这一历史性的转折,对草原生态的恢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11051.47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4.1%;农区牲畜存栏头数比例已由5年前的21%提升到现在的70%左右,牧区牲畜存栏头数比例则由5年前的79%下降到现在的30%左右;牛奶、羊肉、羊绒产量居全国之首,畜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虽然养的羊少了,但是收入没有减少,最让人高兴的是,给子孙留下了一个绿色的草原!”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牧民达林太说。2005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达林太把自己承包的11550亩草场划分为10个小区,对牲畜进行轮牧。两年后,达林太家的沙化、退化草场植被得到了明显恢复,牧草的亩产量增加了20多公斤,羊的体重也平均增加了3.7公斤。

  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千百年来赶着牛羊逐水草的内蒙古牧民,成为绿色的守护者和营造者。

  林权改革营造绿荫

  金雕从高山悬崖边扶摇直上,雪豹悄悄尾随岩羊像风一样突袭,紫貂停停走走、边嗅边看,爪痕印在略覆薄雪的冰面上……苍茫的大兴安岭中,飞禽走兽每天都在上演着活生生的“动物世界”。“这几年来,森林里的动物明显多了,好些以前见不到的动物也开始出没。”一位世代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老人说。

  “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区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对我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高锡林说,“十五”期间,内蒙古实施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倡导全民义务植树和各种社会造林,狠抓造林绿化工作。

  在包头市固阳县忽鸡沟乡,许多农民扛着铁锹,带着树苗,上山种树。农民张志民告诉记者,“村里实施退耕还林,我家分到了12亩退耕任务,30亩还林任务。刚下过雨,趁地湿,我们全家一齐出动,赶紧把树种上。”

  “以前是‘要我造林’,现在是‘我要造林’。”阿荣旗农民张兴国说,“种树不光绿化环境,也能给家里带来一些收入。”近年来,内蒙古在“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治理、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基础上,推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吸引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向林业建设流动、聚集。如通辽市实行开放式治沙造林,“十五”期间全市群众性投资占总投资的30%,达到4亿元,其中引进市外资金3.21亿元,非公有制造林面积达到517万亩,占总造林面积的70%。

  “林业产权的改革,改变了赤峰市以往单纯由地方政府出资和千军万马大会战的生态建设方式,加速了赤峰市生态建设的进程。”赤峰市委书记杭桂林介绍,近年来实施了包括集体商品林确权到户;集体宜林地划分到户并签订限期绿化合同。同时,赤峰市将生态建设纳入各级主管领导业绩考核之内,有细化量化的考核标准,严格的考核程序。

  大片大片的丛林拔地而起,内蒙古森林资源实现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目前,内蒙古森林总面积扩大到了3.1亿亩,增加0.49亿亩;活木蓄积量达12.9亿立方米,增加1.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7.57%,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17%的目标。

  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实现逆转

  雨后的库布其沙漠边缘,上千名农牧民正在撒种草籽,还有飞机在蓝天上飞播。一位农民边擦汗边说:“刚下过雨,正是播种的好时机。”在库布其沙漠靠近黄河的地段,已经变成了草木茂密的林带;沙漠的边缘地段,已被杨树、柠条等绿色植物“锁边”;沙漠中间,星星点点地分布着葱茏的绿洲。

  内蒙古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巴音温都尔等五大沙漠和几个大的沙地,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较为集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沙化土地遍布全区所有盟市和90%的旗县。曾几何时,以内蒙古为“策源”区之一的沙尘暴侵袭华北,进逼首都,令人忧心忡忡。

  沙尘暴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迅速采取措施,严格沙化源头控制,推进沙区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沙区设施农业;抓好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了一批综合示范区,以点带面;加强防沙治沙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研究解决制约防沙治沙工作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一项项治沙工程开始建设,一批批治沙专家被派驻各盟市,人与沙的较量拉开序幕。

  “以前,这里大风刮过,漫天都是沙土,出门都得戴口罩。”阴山脚下,一位农民指着茁壮的防护林说,“现在,这几百里长的树林挡住了风沙。”内蒙古自2000年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已完成林业建设面积3250万亩,基本形成了阴山北麓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生态屏障和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约400公里、宽1―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为华北筑起了绿色屏障。

  同时,一批批农牧民投入到沙产业、草产业中去,利用沙区内生长的优良灌木、草及其果实,开发新的食品、药品、饲料及其它用于加工业的再生植物资源,在恢复生态植被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产业化的开发。如鄂尔多斯市的亿利集团以沙漠生态资源为载体发展现代中蒙药,乌海市变治理沙漠为经营沙漠,发展沙草产业,如今已形成30多万亩柠条、2万多亩梭梭、1万多亩葡萄的沙产业基地规模。

  “灌木林和饲料林也能挣钱。”鄂尔多斯市的农民有了这种认识。该市利用灌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沙产业,农牧民人均林业收入245元。

  沙漠穿上了“绿裙”,昔日沙进人退的地方出现了人工绿洲。从呼伦贝尔到兴安盟,从包头到呼和浩特,树木多了,风景美了,风沙少了。

  “内蒙古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已经出现‘双减少’。”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高锡林说,“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表明,内蒙古荒漠化土地为9.33亿亩,比1999年减少2400万亩;沙化土地6.24亿亩,比1999年减少730万亩。”这是内蒙古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首次实现逆转,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见证了几代人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就!(曾华锋  岳富荣  辛 阳)

来源:人民日报    责编:马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