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水利成就综述
·弘扬"阿拉善精神" 阿拉善盟续写新的辉煌
·民族自治革命的摇篮:红城今日正当红
·《瞭望新闻周刊》:北中国隆起经济新高地
·“草原钢城”努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留创园
·内蒙古60年: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风吹草低醉游人―内蒙古自治区壮大旅游经济纪实
·内蒙古草原首府的“黄金海岸”
·内蒙古自治区 走向繁荣富裕的60年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毛主席接见青年团代表
邓小平同志视察坐落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草原群英榜
斯琴高娃:她的永远可真远
中广网    2007-08-1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所谓的痛苦都会变成演戏里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它应当是人活着的一种养份。尤其是对我们这个行当来讲,你越苦、越普通、越不突出,就越好。”

    每年、每月、每一天,电视上都会冒出各种的女明星,并且让观众不断记住她们的外貌特征:比如靓眼、比如酒涡,甚至牙型;然而,她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只有漂亮,不凭表演。所以经常都是来去匆匆,各领风骚没几天。

    斯琴高娃却例外,从遥远东北茫茫雪原的《归心似箭》一直演进老北京的《大宅门》,她的永远可真远!

    在初始激情本来先天缺乏的中国女演员群体之中,前几年大概谁也真难以想像,斯琴高娃的戏会越演越精神。演过慈禧的女明星不少了吧,可斯琴高娃只一部《日落紫禁城》就演出了唯我独尊的太后霸气。还有一路女演员专以演农村大娘和苦嫂为最强项,可看一看斯琴高娃的《党员二楞妈》,那才真叫土掉了渣呢!再看《大宅门》中的白家二奶奶,她的表演真可谓光彩照人甚至能点燃空气!有演员可以把戏演好,但她却能把戏演绝!

    前些年有位很著名的导演,张口就下断语道:某某可演到七十岁。这番匆忙的定论不知今日是否早已随风吹去?而斯琴高娃的戏从过去一路看到现在,却真是有要演到七十岁走不动为止的意思和气势。

    何东:电视剧《大宅门》从播出到播完,在北京和各地都引起了近几年少有的轰动,同时也招来了评论界和历史考证家的一些非议。作为本剧领衔主演,从你个人的角度来感觉,这部戏的现实意义又在哪里?也就是说为什么现在的观众还会对老北京的过去有这么浓厚的兴趣?

    斯琴高娃:我自己感觉关键可能是这样:剧本好不好、非议不非议、考证不考证,咱们先都不要去管它,以往只要是电视剧一引起轰动,从来都是见仁见智,只要大家伙儿觉着它好看就得!

    就说这么一个老题材,我觉得确实有它的现实意义。透过一个中医世家和大宅门里头,再演绎到历史、时代变迁,淋漓尽致描绘刻画出一个大家族的每一个成员,从老到中到小,全涉及到了,而且还非常深刻。通过这么一部戏,人们多少可能会想一想,我们这些后人能不能也从其中得到一些反思?观众要是能从这样一个历史角度去欣赏这部戏,只要你看懂、你深入进去了,也就可能会产生某种共鸣、某种震动。我觉得,社会变革如今也不算很小,可也产生出种种弊端,但有人想没想过我们的文化传统现在在哪里?我们的社会精神又在哪里?《大宅门》不论是从什么角度去看,都是在讲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但它那种精神,那种能持之以恒的韧劲又是从哪儿来的?我想,这些对于很多人都应该能引起一种强烈的精神震动。

    比如就说咱们两个人吧,对事业、对家庭都应当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因为我们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自觉不自觉都得对自己、对社会、对家庭负点责任。话再往小里说得具体点,咱们去孝敬父母,不一定就是把什么好吃的全都堆在老人跟前,但是老人心里的那种孤独,你又该怎么去安抚、去帮助他们充实?

    何东:用行话说表演,有时是戏抬人,有时是人抬戏。那么请问:如果《大宅门》里的白家二奶奶不是由你斯琴高娃来演,你认为又可能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斯琴高娃:要我自己说,那就是戏抬了我。也许40集戏都播完了,现在大家对我算是有一个基本认可。我原来也琢磨过你说的这个问题,白家二奶奶到底谁来演比较适合?想来想去,后来我觉得还是由我来演可能比较适合。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是让另外一个演员去演,那可能又会演出别的味道来,当然不定就是像现在这么一个感觉。山外有山天外天,谁也不敢夸口就说自己演的最好。

    “戏演到今天,心里也有点开窍了:很多角色,大的东西可以事先设计,但过分细腻的东西千万不要去设计,一设计反而倒会远离了。只要把住了人物的脉络,就等于狐仙鬼魂附体了,怎么演怎么都对。”

    何东:从《归心似箭》开始,后来又看了《骆驼祥子》,当时都感觉你戏已经演得非常出色。但从去年到今年再看你演的《日落紫禁城》和《党员二楞妈》之后,马上感觉到你现在的表演和当年已经是完全两回事了。如果说你当年的那些表演是风华正茂的话,那么现在在你的表演之中,却表现出了一种真正的功夫或说是气度,而且这种表演才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从你一开始进入表演这一行,到现在这前后数年之间,个人对自己表演前后变化的体会和认识?

    斯琴高娃:表演这事儿用太明白的道理也真是说不大清楚。我能体会到的东西,全裹在我自己演戏的感觉里去了。可我一直都有一种强烈的表演欲望。除了从小就有的这种冲动之外,后来作为演员,恰恰我还挺有运气的,使我能一步一步满足自己演戏的愿望。可在刚开始演戏的时候,表演的道理是什么?不懂,就是喜欢模仿着去表演,那就是我对生活的一种向往。随后才是参加内蒙古歌舞团的15年,风餐露宿,到处演出。要是当年没有这些生活体验,也就没有后来“二楞妈”的表演,这些也是我十几年以后才意识到的。有很多表演的感觉,其实不知不觉就已经在心里形成了,也可以说是一点一点的潜移默化。

    为什么我作为一个蒙古族人还能演本民族之外的角色?有时我也想,我那一口北京话是怎么来的?刚接虎妞的角色,开始我还不敢大声说话呢,那我就在心里默练。口语上字咬不清楚怎么办?我就去找唱京韵大鼓的马增惠老师求她帮忙,她就把老北京话的抑扬顿挫该落在哪儿,一句一句说给我。当时一听,心里好像明白了,可怎么明白的也不清楚。然后又一遍一遍念《骆驼祥子》的原文。一边念一边琢磨,琢磨琢磨着,我就全会说了。另外,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对语言都保持着一种很特殊的敏感,要是不信,你现在只要说一句什么地方语言,我马上就能跟着你的味儿走。

    何东:《大宅门》又是一部老北京的戏,你认为自己在其中的表现怎样?

    斯琴高娃:无论台词还是表演我还都算可以。当然也有人不认可,说我表演造作忸怩。其实造作不造作忸怩不忸怩,都是根据角色此情此景的确实需要,不是我非要怎样怎样。咳!戏演到今天,甭管别人怎么说,我自己也多少有点数了:很多角色,大的东西可以事先设计,但过分细腻的东西,千万不要去设计,一设计反而可能倒会远离了。只要把准了人物的脉络,就等于狐仙鬼魂附体了,怎么演怎么都对。所以,你要是现在让我说“白二奶奶”是怎么完成的,我根本讲不出任何道理来。有人说我已经把角色在心里吃透了。其实,每次从读剧本开始,吃“角色”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不但要把人物吃进心里去,还要再消化脱胎出我身上的另一种精神气度,这样一开拍,想必戏就自然而然来了。这些跟事后能说出来的道理是完全两回子事。

    何东:我感觉你这一两年的表演之中,好像渗透进了更大气更深厚的东西,凭我个人的直觉,你这几年内心肯定是有过很痛苦的经历,能不能谈一谈你这几年心态的变化?

    斯琴高娃:关键还是得走心。我跟你说我走心走得每部戏拍完都累惨了,就像动手术大伤元气的那种感觉。其实我在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痛苦经历,当然也不能说我一点都没有痛苦。但所谓的痛苦都会变成演戏里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它应当是人活着的一种养份。尤其是对我们这个行当来讲,你越苦、越普通、越不突出,就越好。

    何东:你是不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也非常复杂的人?

    斯琴高娃:实在是不敢当。但要做好一个演员只有单线条的生活,那确实是很难完成任何角色的。复杂就说明你的长进,丰富说明你还在不断成熟。

    何东:我每每看你的表演,都能从你的眼睛里感觉到那么一种深深的忧郁。这种忧郁是从哪儿来的?是什么样的内心经历形成了你眼睛的这种忧郁?

    斯琴高娃:因为我看到人生中许多事情,就常常情不自禁会有一种内心感叹,甚至引起很多触动、共鸣和同情,时间长了可能就慢慢形成了某种忧郁感。如果这种忧郁的东西远离了我,或者我心里真的没了这些,那可能我个人的艺术生命也差不多就该完结了。

    何东:我曾经听一位女演员谈到,她说你只要半年不演戏,心里就会像憋着一团火一样不舒服。活到这种份儿上,演戏是不是已经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

    斯琴高娃:时间长了不演戏,心里是有点憋得慌。但反过来想想,如果能经常停下来,安静安静自己,同时对精神上有个整理、反省,再补充点东西,也是非常有益的。其实半年、甚至8个月时间不上戏的情况都有过,但我始终老绷着演戏的心,不敢太放松太撒开了。毕竟我就只能吃这碗饭,就得照这么活下去。我不敢说什么生命组成部分,那样,话就说得太大了。但演每一个角色就像是度过一个人生,比如像这次的《大宅门》里的白家二奶奶,一演就几十年的跨度,还真是挺过瘾的。

    何东:这么多年的功底攒下来,你怎么还说自己在表演和艺术上都不够成熟?那么,你认为自己现在在艺术上最缺的是什么?

    斯琴高娃:我认为自己最缺的还是一种修养,因为表演艺术本身就没个止境。演一部戏可以算划一个句号,成功也罢,失败也好,它总是会过去的。但艺术修养却根本没有尽头,影视中有人生、有文学,甚至还包括了科学,心理学,这种综合的东西不是一个演员光靠吃苦耐劳就能够获得的。

来源:青年时讯    责编:马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