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水利成就综述
·弘扬"阿拉善精神" 阿拉善盟续写新的辉煌
·民族自治革命的摇篮:红城今日正当红
·《瞭望新闻周刊》:北中国隆起经济新高地
·“草原钢城”努力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留创园
·内蒙古60年: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风吹草低醉游人―内蒙古自治区壮大旅游经济纪实
·内蒙古草原首府的“黄金海岸”
·内蒙古自治区 走向繁荣富裕的60年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毛主席接见青年团代表
邓小平同志视察坐落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草原群英榜
女支书乔玉芳 呕心沥血带出一个小康嘎查
中广网    2007-08-16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乔玉芳,1956年出生 ,中共党员,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党支部书记兼嘎查达。通过10多年的努力,她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嘎查富裕起来,让牧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乔玉芳作为一个普通的嘎查党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牧民群众齐心协力奔小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乔玉芳先后受到表彰奖励20余次,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小康路上的领头人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乔玉芳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她是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党支部书记,10多年来,她带领群众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富裕文明的跨越,牧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1200元增长到近6000元,集体资产由两间破房子发展到100多万元,巴彦托海嘎查成为全旗小康嘎查的典型。

  乔玉芳是1973年最后一批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青。1995年,乔玉芳任巴彦托海嘎查副嘎查达兼妇女主任,当时嘎查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集体资产只有两间库房和80亩荒地。她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看到有的牧民家里连炕席都没有,就连孩子几元钱的学费都交不起,乔玉芳心里暗暗地想:一定要让牧民吃饱饭,让孩子上得起学!这一年,她开始带领牧民找路子挣钱。嘎查靠近镇区,乔玉芳开始动员牧民在80亩荒地上积肥种菜。她组织了17名妇女,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挨家挨户刨粪积肥。来年秋天,80亩蔬菜换来了3万元的收入。

  初战告捷,乔玉芳看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曙光。1998年,乔玉芳揽到了修建砂石路和1700多平方米储草仓库的活儿,一下子又收入了18万元。后来,乔玉芳又联系到一家出口型草业公司,她和该公司签了3万亩草场的合同,随后就组织牧民们到百里外的草甸子打商品草。乔玉芳和牧民们在草场风餐露宿了两个多月,期间乔玉芳从草垛上摔下来扭伤了脚,脚肿得连鞋都穿不上,但她还是拄着拐杖坚持干。

  商品草是出口了,到了年底货款却没有结算。年关将至,牧民们三五成群地到乔玉芳家坐着,大伙儿虽然不多说什么,但是乔玉芳心里知道他们的难处。乔玉芳流着泪和丈夫商量:“要不,把家里不下犊的奶牛卖了?”丈夫答应了,但是嘱咐她:“剩下的6头怀孕奶牛可不能卖,那是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奶牛卖掉后,她把钱给了一部分急需用钱的牧民。可是第二天一大早,又来了20多个牧民要工钱。当时,乔玉芳家里能卖钱的也就剩下6头奶牛了,可是她不知道怎么向丈夫开口。后来,乔玉芳想办法支走了丈夫,和牧民把奶牛赶到肉食品加工厂,杀掉牛卖了肉给牧民们发工钱。第二年3月,商品草货款终于结算了,虽然历经了很多艰辛,但是嘎查有了40多万元的集体流动资金。

  贫困牧民的主心骨

  1997年,当乔玉芳被任命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兼嘎查达时,曾经有人抱怨:镇里为什么派来一个汉族干部?还是个女人!而2001年换届选举时,乔玉芳满票当选。这时候,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呼伦贝尔市相继出台了发展乳肉草的政策,鄂温克族自治旗也制定了80公里奶牛带方案。乔玉芳带领班子成员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组织牧民走上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道路。

  乔玉芳组织了15户生产基础好的牧民,引进81头高产奶牛,当年就见了效益。看到现代畜牧业确实能挣大钱,当年就有40户牧民主动要求养殖高产奶牛。在旗、镇、嘎查的帮助下,他们举债建起了40座标准化牛舍,规划了8000亩标准化饲料地。为了及时种上饲草,乔玉芳和牧民一起没明没夜地在地里干活儿。高产饲料地必须和喷灌设施配套,打一口井要6000元,而当时大伙儿都拿不出钱来了,乔玉芳便拿女儿上大学的学费打了井。为了争取购买奶牛项目贷款,乔玉芳从春天一直跑到秋天,急得嘴起泡了,眼熬红了,最后,终于跑来了45万元贷款。为了把奶牛从黑龙江省安全运回,乔玉芳往返13个来回,每次都和奶牛一起颠簸近30个小时。终于,高产奶牛安全地住进了奶牛小区,她却因为过度劳累病倒了,整整输了1个月的液体。

  经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大多数牧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可是还有部分特困户和残疾户依靠自身能力难以脱贫。乔玉芳便组织干部、党员和富裕户与贫困户组成“三结合”致富链,扶贫帮困。她自己带头帮扶贫困户卜文忠,为其贷了5万元款,买了3头高产奶牛与自己的奶牛一块养殖,每月发给他300元工钱,还资助他的孩子上学。 现在,卜文忠家已经有奶牛9头,基础母羊100只,盖起了新房和新棚圈,过上了温饱有余的日子。乔玉芳还陆续把自家饲养的14头高产奶牛分给7户无畜牧民,为他们办理了小额贷款,现在这7户牧民都成了嘎查里的富裕户。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残疾户的脱贫问题,乔玉芳又建议嘎查投入36万元购进28头高产奶牛,办起了统一管理的残疾人福利养牛场,收入全部用在残疾户的生产、生活和子女上学上。

  资助贫困学生,是乔玉芳最具远见卓识的举措。她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的第一天,便制订了按贫困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助学金制度,从那时起,嘎查里再没有一个孩子辍学。这些年,嘎查总共拿出18.4万余元,资助了25名大学生,其中一些大学生已经回到嘎查工作,并且在小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乔玉芳也没有忘记为嘎查的发展出过汗、流过泪的老牧民,为了使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她和班子成员商议后,2006年为60岁以上的42位老牧民发放了老有所养补助金6.3万元。

  牧民心中的“三个代表”

  在巴彦托海嘎查,牧民有事总是先找乔玉芳。

  2002年正月初四夜里,在自家车库修车的牧民何富成因为汽车尾气中毒突然晕倒,他妻子情急之下吩咐孩子:“快通知乔书记!”乔玉芳闻讯揣上家里仅有的1400元钱,租车把何富成送到医院抢救,将他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为了牧民的利益,乔玉芳倾注了全部心血。2001年,由嘎查资助的首批5名大学生毕业了。乔玉芳径直走进旗长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你能不能管一下这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然嘎查扶持的大学生都回来放牛,就没人愿意念书了。”旗长觉得她的话在理,就将旗职业高中招考教师的指标特批给了巴彦托海嘎查。

  牧民们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大伙儿都说:“在我们心中,乔书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正实践者,是我们的主心骨、贴心人!”

  通过多年努力,巴彦托海嘎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家家安上了电话,许多人用上了手机;住砖瓦房的牧民由4户发展到113户,连牛住的都是标准化的砖木结构棚舍;人均收入从不足1200元提高到近6000元;10%的牧户售奶年收入超过10万元,60%的牧户达到5~10万元。

  乔玉芳说:“我们2007年的奋斗目标是拥有2500头高产奶牛,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到年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嘎查,让牧民过上比城里人更好的日子!”(甘峰岭 潘瑞春 段丽萍 )

来源:北方新闻网    责编:马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