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演播厅 | 图片新闻 | 重要新闻 | 图解内蒙古 | 党的阳光下 | 跨越六十年 | 内蒙古概况 | 北国往事 | 历史大事件
中广演播厅 更多...
重要新闻
跨越六十年 更多...
·共享同一片蓝天―内蒙古自治区构建和谐社会纪实
·草原茫茫天地间—内蒙古自治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纪实
·草原歌声正悠扬—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繁荣民族文化纪实
·走出草原闯天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纪实
·内蒙古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
·内蒙古实现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并进
·内蒙古:“中国乳都”引领中国乳品业发展
·内蒙古依托名牌产品改写地区新“名片”
·对外开放为内蒙古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持续增长
图解内蒙古 更多...
新建乌兰恰特大剧院
国际会展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草原群英榜
内蒙古治沙标兵殷玉珍
中广网    2007-08-07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殷玉珍,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全国治沙标兵。1965年,殷玉珍出生于陕西省靖边县东坑乡伊当湾村,后嫁到位于毛乌素沙漠深处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1986年,她和丈夫开始种树治沙、绿化家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20多年来绿化荒漠6万多亩。因为治沙造林成绩显著,她先后获得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十大女杰、全国治沙标兵等荣誉称号,200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发誓要舍命治沙

  从当年自家门前仅有的1棵树,到如今坐拥6万余亩“碧波”,20多年苦行僧般的劳动,殷玉珍和她的家人在毛乌素沙漠腹地画了一个绿色的圈。

  殷玉珍是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农民,家在远离村庄的毛乌素沙漠腹地。1985年初,殷玉珍从陕西省靖边县嫁到这里,几件衣服、一个木柜子,就是她的全部嫁妆。夫家在沙梁的硬巴处掘开一个地窖,一个人猫着腰才能进去,里面铺上柴草和枯枝,两个人在里面都转不开身――这就是殷玉珍的新房!

  更可怕的是风沙的威胁,铺天盖地的黄沙随时都有可能把小屋吞噬。风一停,他们便赶快用铁锨把门口的沙一点一点铲开,这几乎是他们天天要干的事儿。

  对于殷玉珍来说,最难以忍受的不是生活上的贫困和艰难,而是沙海中无边的孤独。殷玉珍清楚地记得,在她过门的第40天时,才看见一个人经过,待她惊喜地跑过去时,那人已经走远了。她便回家拿了个盆,把脚印扣住,每天来看上一次。那些日子,就是这个从未谋面的人寄托了她对外界的所有幻想。

  1986年春的一天,殷玉珍望着水井边唯一的一棵杨树泛了绿,眼睛突然一亮:一棵树能活,不就证明沙窝里也能种树吗?殷玉珍好不容易说服了丈夫和叔父,开始挖渠改造沙地,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一条4000米长的水渠展现在眼前。谁知,一场大风过后,那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修起来的水渠消失了。当年冬天,殷玉珍带领家人硬是用葵花秆扎起了一条4000米长的防风屏障,第二年春天又开渠6750米,栽下5000多棵柳树,结果又被一场大风吹了个干净。看着近一年的辛劳毁于一旦,殷玉珍欲哭无泪。她发誓:舍上命也要把风沙治得服服帖帖!

  绿色在沙漠中艰难扩张

  大自然给人打击,也给人经验,不断的失败使她渐渐认识到:蛮干不成。为了保证树苗不被大风吹走,她先种上了一片又一片的沙蒿,将流沙固定下来后,再种上沙柳、杨柴等沙生植物,然后才开始植树。

  殷玉珍用家里最值钱的一只3条腿的羊换回了600棵树苗,种在房子周围,每天细心照料。冬去春来,经历了风霜和干旱之后,这600棵树苗只活了100多棵。殷玉珍并没有感到失望,反而看到了希望:“就是10棵里活1棵,我也要栽下去!”从此,一场持久的人沙战斗开始了。

  没有钱买树苗,殷玉珍就从娘家借了300元钱买了几头猪仔,希望养大后能够卖点儿钱。丈夫也到外面给人家掏粪、盖房子、干农活儿,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打工不要钱,只要树苗。然而,靠打工挣的树苗实在是太少了,殷玉珍一家的收入除了勉强填饱肚子之外,全部投到了治沙上,可是投入就像一个无底洞:刚栽下的树苗很快就被风沙吞噬了,再栽,再吞,再栽……沙漠中的绿色就这样一年年艰难地扩张着。

  1989年,殷玉珍一家的好运来了。丈夫在尔林川打工的时候,听说村大院里堆了好多树苗没人要。原来,当时政府号召大家植树,还下拨了5万株树苗,可是植树带不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没人愿意干这活儿。殷玉珍和丈夫乐坏了,他们借了3头牛,一连10多天,每天凌晨3点钟就从家里出发赶去拉树苗。返回途中遇上狂风,殷玉珍和丈夫就抓着牛尾巴,一步步在沙海里艰难挪动,翻过一道道沙梁,大风一次次把树苗刮到坡底,她哭着鼻子一次次重新抬上牛背。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了,夫妻俩累得都不想动弹了,可是树苗不当天栽上就会枯萎,于是他们连饭都顾不上吃,喝口水继续干活儿……

  苦尽甘来沙漠变绿洲

  每年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尽,殷玉珍和丈夫就开始忙碌了:剪枝、扎林、背苗条……他们没黑没白地劳作在沙海深处,累了就躺在沙窝窝里歇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干馍、喝点凉水。大风一起,遮天蔽日,根本辨不清南北。有一次,他们在狂风中迷了路,夫妻俩摸索了半天,结果越走越远,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又转回了原处。正在着急的时候,他们突然听到了自家的狗叫声,循着叫声,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夏天到了,大漠的烈日把沙子晒得滚烫,一切生命在这个炙热的世界里都会显得特别脆弱。每天半夜,殷玉珍和丈夫就要起来挑水浇树苗,挑到10点钟就得回家休息了,因为大漠中炙热的沙子会把脚烫伤。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他们收完地里的庄稼,把树叶采下来留作牲口的饲料,秋季造林就开始了。

  每年,殷玉珍的脸都会被风沙打得脱几层皮,手先是裂口子、出血,后来就结成了老茧。过度的劳累,使她落下一身零碎病,丈夫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炎、支气管炎。好多个夜晚,当殷玉珍在灯下为丈夫缝补衣服的时候,常常暗自落泪,她甚至有些后悔:一家人为种树付出了太多!

  一提起孩子,殷玉珍心中就充满了深深的歉疚。在怀孕的时候,殷玉珍一直没有耽搁种树,她的第一个孩子在背树苗时流产了,第二个在种树时早产了,幸运的是这个孱弱的孩子竟然奇迹般活了下来。孩子还没满50天,殷玉珍就去种树了。等孩子大些,她就把孩子拴在炕上,自己心一狠,又种树去了。

  冬去春来,当初用来插眼儿撒树籽的钢钎被磨掉1尺多,殷玉珍洒过无数汗水的沙漠,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小王国。殷玉珍沙漠播绿20多年,为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她的带动下,鄂尔多斯市涌现出300多个治沙造林大户,出现了生态恢复进度大于沙化进度的可喜景象。天道酬勤,多年的辛勤付出总算有了回报。据林业部门测定,到2006年,殷玉珍治沙面积已经达到6万多亩,以前的荒漠已经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世界。

来源:北方新闻网    责编:马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