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内蒙古分网 > 2011内蒙古分网改版 > 央广记者看蒙古

央广网

阿荣旗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范玉民

2013-01-07 15:13: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呼和浩特1月7日消息(阿荣旗记者王雪 实习记者张娟)在阿荣旗复兴小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的母亲自幼右眼失明,患有冠心病、胃下垂等疾病,他的岳母患老年痴呆症,他的父亲患脑血栓瘫痪在床,吃喝拉撒不能自理,他的姑岳母瘫痪在床……..他悉心地照料着,不离不弃,数十年如一日。在困苦中,他直面生活、乐观开朗;在艰难里,他无怨无悔、坚定信念,恪守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虽然辛苦填满每天,可他笑容依旧灿烂。他就是复兴镇乌司门村最受人尊敬的范玉民。

  范玉民和妻子崔丽娟结婚已有30多个年头了,自从父母、岳母、姑岳母因病不能自理后,一直住在他家。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老人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范玉民的父亲1992年患口癌,经过范玉民一家人的努力治疗逐渐好转,就在家人为之庆幸之际,灾难再一次落在这个几经风霜的家庭,同年的冬天父亲又患上脑血栓,这一病就是12年。范玉民每天要为瘫痪在床的老父亲端屎端尿、洗衣擦身。由于疾病缠身多年,加上身上部分地方开始溃烂,脾气变得异常古怪,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对范玉民大骂,但范玉民总会笑呵呵面对父亲,并找各种理由逗他开心。尽管在亲人的千般照顾万般呵护下,老父亲还是离开了这个充满爱的家。

  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天上的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突然听到妻子焦急地喊叫,范玉民立即赶到母亲的房间,看到母亲吃力地低着头,呕吐不止。来不及多想,立刻撑起雨伞,找了出租车,把母亲送到了医院,楼上楼下拿药、输液,一直忙到下半夜一点多钟,直到母亲的病情稳定下来,这才喘了一口气。每当这个时候,都是他第一个带母亲去医院就诊,尽管工作很忙,但每次都是坚持到母亲病情稳定、痊愈后才离开病房。如今,母亲已经77岁了,身体也还算硬朗。

  范玉民兄弟六个,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大家总是聚在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都是争先恐后地孝敬父母。但是范玉民却说:“我是中共党员,转业军人,人民教师,又是家中长子,应该做得多一些。”他就是这样一直默默地奉献着。他的孝行得到全村人的好评,因此在这个村庄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家庭“敬老院”。

  范玉民的姑岳母无人赡养,养子要把老人送到敬老院,老人死活不干,执意要来范玉民的家,这样范玉民远行千里把老人接到家里。在与老人生活的4年里范玉民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悉心照料,为方便老人还特意买来轮椅,让老人安度了晚年。如果说赡养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像范玉民这样能够悉心照料姑岳母,并养老送终的大爱,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每到冬天,他提前在老人们的屋子里把炉子、烟筒安好,把废旧的烟筒及时更换,以防煤气中毒。每天睡觉前,他都要去查看一下炉子是否被煤灰堵住,等老人们睡着了他才离开。老年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会唠唠叨叨,有时也会发火,每到这时,他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从不和老人争辩,等事情过后,他就细心地了解老人生气的原因,并对老人进行安慰和劝解。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有时他的看法会和老人发生分歧,每到这时,他都会坐下来和老人商量,征求老人的意见,并将老人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让老人开心满意。

  范玉民的行为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人,他妻子从未和婆婆红过脸、吵过架,他的兄弟姐妹团结互助、妯娌相处和睦,尤其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争抢着孝敬父母,在医院照顾父亲时,主治医生都感动地说:“现在像你们这样尽心侍候老人的,不多见了,真为你们高兴。”范玉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用吃亏是福的心态、仁义为怀的作法对待每一位亲人和四邻。就是这样,他从点滴中关爱老人,从琐碎中牵记老人,用言行感染老人,从困境中扶助老人。用他那善良的心地、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定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编辑:金建军

关键词: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