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中广网呼和浩特8月24日消息 经过多方论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专家认为,鄂尔多斯市境内存在隋长城遗迹,这是内蒙古长城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隋长城遗迹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特布德嘎查境内,长约6.8公里,分为3段,墙体为堆筑土墙,呈鱼脊状凸起,宽3米-6米,残高0.5米-1米,部分遗迹表层散见有灰、黑陶片和绳纹砖瓦残块。从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到,鄂托克前旗隋长城位于明长城大边和二边以北,与明长城走向一致,二者相距50米-300米,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明长城重叠一处。
鄂尔多斯市博物馆研究员甄自明认为,此前隋长城之所以没有被很快发现和确认,一是因为隋长城未经夯筑,保存极差,又多是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修补而成,被认为是秦汉时期长城;二是它与明长城时而叠压、时而交错,加上隋长城本身并不明显,容易被认为是明长城。
据《隋书》等史料记载,隋朝共7次修筑长城,以抵御突厥的进攻。鄂托克前旗隋长城属于第3次修筑的长城。(李泽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