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早行动、早部署,一季度全区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为全年农牧业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据农情调度,今年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预计1.36亿亩、同比增加90万亩,粮播面积1.09亿亩、同比增加123万亩。截至目前,全区粮食作物播种476.6万亩,其中小麦播种226.8万亩,玉米播种452.5万亩,马铃薯播种22.5万亩。

  春耕备耕生产有序推进

  层层压实粮播面积任务。召开全区春耕备耕电视电话会和种植业工作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切实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以自治区政府文件将国家下达内蒙古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盟市,明确了各地粮食生产目标和工作任务。

  农资调运储备稳定有序。全区各地货源供应充足,运输渠道畅通。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子存储量均达到春播需求的96.9%,高于去年同期。化肥存储106.4万吨、地膜4.9万吨、农药2639吨,均占春播需求的60%以上,。

  农机和科技服务准备充分。全区可投入春耕生产的拖拉机近102.2万台,配套农机具150万台以上,培训农机手、修理工4.3万人,检修农机具146.9万台、检修率88.3%,能够满足春播需求。去冬今春全区已完成农民培训70.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8万份,组织各级农业技术人员下乡7975人次。

  着力抓好春季畜牧业生产

  接羔保育进展顺利。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母畜、仔畜饲养管理,积极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生产模式,加大地方品种选育提高、提纯复壮,农区推广两年三胎、一胎多羔技术。据行业调度,全区大小畜产仔2802.3万头只,同比增加30.2万头只,同比增长1.09%。同时,引导养殖户加快出栏,生猪牛羊累计出栏为789.1万头只,家禽出栏1219.8万羽,分别同比增长33.3%和37.1%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生猪稳产保供稳步推进。继续落实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对自治区级以上生猪养殖加工企业开展监测调度,加快推动屠宰行业提档升级,生猪和能繁母猪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统计部门公布,今年一季度,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是543.7万头和67.6万头,同比分别增加22.5%和23.9%。目前,净调出活猪51.79万头。

  春季动物疫病防控有序开展。组织召开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制定实施了免疫、流调监测、检疫监管、兽药质量监控等计划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各项防控工作。共免疫动物2.07亿头只(羽)次,监测7.92万份样品,对324.79万个养殖场户的1.35亿头只(羽)次动物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检疫动物3680.9.7万头只羽、动物产品1.52亿公斤,均未发现异常情况。当前春防已自西向东陆续推进,要求免疫密度达到100%。

  稳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加快产业集群建设。编制《自治区“十四五”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规划》,统筹发展农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科尔沁肉牛产业集群、大兴安岭大豆产业集群、克什克腾旗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1个产业强镇已经获批通过。

  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编制《自治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五年行动计划》,落实自治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2020年新认定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7家,全区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0家。开展第二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认定和第一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动态监测工作,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总数达到194个。三是农畜产品加工业显著增长。一季度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889.2亿元,同比增长20.4%。

  下一步,内蒙古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保持稳中有进的好势头,加快推动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稳定粮播面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二是推动畜牧业发展,推进奶业振兴,重点建设呼伦贝尔草原等五大奶源基地,支持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支持肉牛、肉羊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建设绿色肉奶安全保障基地。三是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仓储冷链物流,推进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建设,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四是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奶牛、肉牛、肉羊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玉米、马铃薯等优势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争取把内蒙古建成中国草种资源库。五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继续推动农村牧区改厕、垃圾和污水治理,完善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提升农村牧业宜居水平。(记者 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