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结籽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探索具有松山特色的路径和经验,奋力开创新时代松山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组织引领凝聚向心力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松山区构建起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新格局。
松山区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党员日常教育的必修课,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到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日常学习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测试等;纳入党校教学计划和“三会一课”学习内容,举办民族政策理论培训班,使促进民族团结成为广大干部共同的责任担当。
“八进”活动唱响团结曲
“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重在平时,重在基层,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松山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多领域、多层面推动创建工作接地气、聚人气。
松山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的建设、乡村振兴、优化产业链、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积极建立推广“城市少数民族综合服务体”,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医、就学难题;各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在就业和法律援助方面,打造再就业基地,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现就业,为少数民族居民维护权益、调解矛盾。
以文化为纽带,深入实施城市乌兰牧骑品牌塑造工程,三年来共开展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活动200场(次);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讲好“国家的孩子在松山”民族团结故事,将柴胡栏子烈士陵园红色景区纳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体系建设中;深入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打造了临潢家园社区等2处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义务举办民俗文化、创意手工等活动130次。充分利用“两月一周”、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成就展、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松山大地共事、共居、共乐,成为参与者、受益者。
创建工作结出丰硕果
心系民族团结,情牵共同繁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了松山区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自2015年以来,松山区共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680万元,实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37个。项目覆盖受益乡镇14个,受益村37个,受益群众2万余人,受益贫困人口1万余人。
一个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是创建工作的试验田和风向标,一个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是闪亮的时代名片。松山区已有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个、自治区级5个、市级73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4个,其中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10个;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1名;市级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7个。2020年9月,松山区获评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同年11月,松山区荣获自治区唯一一个“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称号。如今,松山区已形成了创建工作示范典型“百花齐放”的生动格局,使得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学有目标、评有标尺、赶有方向。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松山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奋力扎好民族团结“同心结”、画好民族繁荣“同心圆”、走好民族复兴“同心路”。(郑文艳 吕英强)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关注精彩内容